返回首页

重庆老城老街在哪?

来源:www.shenzhenu.com   时间:2023-10-07 01:02   点击:17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重庆老城老街在哪?

重庆老城老街越来越少了,还有几个地方,有兴趣可以去走走:

1、渝北龙兴古镇,整个镇上都比较真实、古老,有岁月的痕迹,也的确是原住民居住和买卖; 

2、上新街周边,不完全老,但旧,有老重庆的感觉,遗憾下浩老街拆除; 

3、弹子石,朝天门大桥下,依然还保留着部分老街的气息,不过也在逐渐拆除了; 

4、黄桷亚,还有一些老巷子老房子,三毛故居也在附近;

 5、山城步道,这里适合走走,很有感觉; 

6、黄桷坪铁路四村,那边有《少年的你》拍摄地。

二、重庆老城区面积?

重庆城区当然是主城区加上远城区县的城市人口面积。重庆围渝中区周边6个老主城区(渝中区,南岸区,江北区 ,沙坪坝,大渡口,九龙坡)面积就有1400多平方公里,另再加上稍远的3个老主城区(北碚 ,巴南,渝北区)面积更是有差不多3000平方公里。

如果再加上长寿,壁山,綦江,大足,永川,铜梁,万盛,潼南,荣昌等直辖前的区县城区和加上万州,涪陵,黔江,梁平等区县等直辖后的城区,即使不算农村地区,也起码在5000平方公里上!

三、重庆的「老城门」文化,背后有哪些故事?

作为一个在重庆直辖那年出生的90后,艾瑞君对重庆的情感颇深,从小在渝中区长大,在从事新媒体行业的这些年里,更是走到各个角落,去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民俗文化。

看过《城门几丈高》这部讲述重庆城门的纪录片后,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对于无法完整保存下来的十七座城门感到难以言喻的惋惜,竟羡慕起西安的城墙来。

大概是侥幸心理作祟,不相信重庆的城门真的都消失了,揣着一颗充满期望的心,艾瑞君踏上了寻找重庆城门之路。

因为本身就住在下半城,所以从家里出发不到5分钟就来到了正在修建的鼓楼遗址公园,遇到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叔,他说:“这对面正在修建一个公园,把以前的城门都挖出来了,好多人在看热闹。”

以前的城门?不会是十七座城门中的其中一座吧?

没想到刚出门就有了全新发现,艾瑞君立刻跑到对面,发现这里确实在施工,看起来像是一个下沉式公园,面前的石碑上写着“太平门城墙公园”。

难以置信,居然真的找到了一个古城门!

根据现场的情况来看,太平门的保存情况堪忧,只有下半部分城门是原来的,上半部分的砖头很明显是新的,应该是现在修复后加上去的,中间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

城门旁边的城墙几乎全部受损,看起来犹如废墟,艾瑞君感到有些忧伤,重庆城门作为重庆重要的历史古迹,怎么就变成了这幅模样呢?

目前该公园还未建成开放,工人们正在里面进行修复工作,不时传来敲打钢筋的声音。

旁边的步道已经基本完工,由全新的砖头堆砌而成的仿古城墙,看起来似乎也没有那么违和。

在步道的地砖上,发现了这个指示路标,上面写着这里是环城墙步道,一边是太平门,而在另一面还有一个人和门,虽然不太相信这是真的,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艾瑞君打算去碰碰运气。

走在这条步道上,很明显能感觉到这条步道是最近在修建的,目前还没有完工,来往的行人也很少,右侧的墙上有许多关于重庆十七座城门的极少和浮雕。

从太平门出发,走了大概有20分钟,眼前的视线才开阔了起来,在某个办事处的对面,找到了保存完好的人和门。

向下的台阶坑坑洼洼,几乎没有了原来的形状,是至少经过几十年的磨损才能到达的,这应该是从过去一直到现在被人们一脚一脚踏平的。

与台阶相连的城墙,也在岁月的侵蚀下,有些掉色了,上面长满了青苔。不得不说,和太平门相比,人和门的城墙保存得相对完好了,从最左侧到最右侧,城墙的长度大概有500米。

还有许多黄桷树依附在城墙上,生长得很茂盛,它的根顺着城墙的缝隙深入城墙内部,使得城墙的缝隙越来越大,砖块逐渐变得稀疏。

重庆十七座城门“九开八闭”,有九座城门是开门,八座城门是闭门,人和门就是闭门中的一座,所以人和门的城门不大,中间可以通过的地方大约只有一米。

也许是因为现在不再使用了,所以就用新的砖头将城门完全封闭了起来,所以城门中间的砖头和城门外围的砖头是两个颜色。

在城门上还有一张官方颁布的文物公告,上面写着“重庆市渝中区文物点,人和门及城墙”,看来人和门也是在2016年才被正式作为文物保护起来,至今只有5年的时间。

但很少有人知道人和门的存在,所以这里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在人和门周围也没有任何的防护的措施,就这么裸露在外面,甚至可以直接用手摸到。

现在人和门的上方是已经开放的融创白象街,因为交通不便,所以来这里的本地人和游客都很少,旁边正在修建地铁,大概再过两三年这里就会热闹起来。

若是能打造了一个围栏,让游客和城门保持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就能更好地保护人和门,并且还能设置一些宣传介绍的展示栏。

重庆的十七座城门分别是九座开门:朝天门、千厮门、临江门、通远门、南纪门、金紫门、储奇门、太平门和东水门,以及八座闭门:翠微门、太安门、人和门、凤凰门、金汤门、洪崖门、定远门、西水门。

如今仍在使用的只有通远门和东水门,人和门虽然保存得相对完好,但只剩下一个躯壳,太平门更是受损严重,还好现在已经得到了重视正在修复。

通远门

东水门

重庆的十七座城门,不仅仅承载了重庆悠久的历史,更是重庆传统文化的见证者,《重庆歌》唱得好:

朝天门 大码头 迎官接圣

翠微门 挂彩缎 五色鲜明

千厮门 花包子 白雪如银

洪崖门 广开船 杀鸡敬神

临江门 粪码头 肥田有本

太安门 太平仓 积谷利民

通远门 锣鼓响 看埋死人

金汤门 木棺材 大小齐整

南纪门 菜篮子 涌出涌进

凤凰门 川道拐 牛羊成群

储奇门 药材帮 医治百病

金紫门 恰对着 镇台衙门

太平门 老鼓楼 时辰报准

人和门 火炮响 总爷出巡

定远门 较场坝 舞刀弄棍

福兴门 遛快马 快如腾云

东水门 有一个四方古井

正对着真武山 鲤鱼跳龙门

重庆的每一座城门都对应着一段无法忘怀的山城往事,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亲自来看看这些保存至今的古城门,深入了解重庆城门的背后的历史故事,不要忘记了重庆的根和魂。

如果你们还知道哪里还有重庆古城门的踪迹,也欢迎留言讨论。

四、重庆老城区人口多少?

主城区人口875万左右。关于重庆的人口数量,因为重庆的城市特殊性——庞杂的城乡二元结合体,一直是个谜题。

但主城区也就875万左右。重庆的人口应该按照经济地理学和人口地理学上的口径来计算,即一小时经济圈,成片连接的建成区中生活的常住人口。这种方式也是被大多数国内外统计认可的。

五、重庆渝中区会作为重庆老城区被抛弃吗?为什么?

渝中区不会被抛弃,但如果做不好,会被边沿化和淘汰。

一、渝中区区位很尴尬。因为渝中区土地供应实在有限,所以重庆的发展方向是向西向北,渝中区不是未来的生活和商业发展重点。势能正在下跌中,现在可以说已经跌到接近谷底。

二、渝中区最大优势是文旅。政府着力打造的也是文旅。但是,总感觉整体高度不够、精细度也不够。城市文旅的几个支撑点,一是历史文化(包括有关建筑体),二是多元化的特色美食,三是沉浸式的玩法或者叫体验;四是独特的城市景区。

渝中区不缺乏城市景点。这是城市地貌带来的独特优势,但是这些景点的包装,尤其是时尚度不够。轻轨穿楼、索道、洪崖洞等等都在老化,新的景点跟不上。这方面需要强化。而且,老景点的新包装也需要仔细规划、落地。

三、渝中区的美食其实是硬伤。八一路美食街已经毫无特点,重庆美食的在地性(本土化)严重不足,创新也不够。作为本地人,基本上在渝中区找不到值得反复品尝的美食了。这需要引起渝中区政府的重视

四、沉浸式文旅也是亟待提升的。山城巷、十八梯等,各自特色不够。每个小景点的特色规划,需要提升。山城巷的小店模式很好,但是整体比较表面化,其余很多新开的主题街巷,主题不鲜明,文化不深入,很难让人沉下去呆一天。渝中区有非常好的文化底蕴,挖掘得不好、表现得不好、体系化也不够……

五、特别重要的是,今天的渝中区缺乏烟火气。山城巷好一些,其它街巷的烟火气太不够。渝中区应该特别打造街巷文旅概念,一街一主题、一巷一景点。重点打造培育烟火气,还有精致小店的数量不够。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留下来体验重庆生活的点。

六、重庆老城区会淘汰吗?

不会。重庆老城区历史积淀深厚,文物古迹众多,旅游开发很成熟,是全国非常有名的网红景点。重庆老城有闻名全国的示范步行街解放碑,有洪崖洞、山城步道等全国有名的网红景点。沙坪坝歌乐山有红岩联线等红色资源。有磁器口等古镇景区。是不会被淘汰的。

七、重庆老城区多少人口?

一千万多一点点。2020年11月,重庆市常住人口为32054159人,主城都市区常住人口为21122370人。人口区域分布方面,主城都市区人口占65.90%,其中,中心城区人口占32.27%,主城新区人口占33.63%;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人口占25.16%;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人口占8.94%。

八、重庆巫溪老城凉面的做法及调料?

面条蒸好放凉

调料:盐,鸡精,醋,生抽酱油,大蒜水,香油,辣子油,芝麻

需要芥末,适当加

九、重庆新都巷是老城区吗?

新都巷社区,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街道办事处下辖社区。位于渝中半岛嘉陵江复线桥南端,地处渝中区上清寺、两路口、李子坝三角地带交界处。辖区东起牛角沱(上清寺路49号),西至上清寺路(上清寺路111号),北临嘉陵江(上清寺路198号),南至体育路(20-23号),占地面积约0.2平方公里 。所以说新都巷是老城区。

十、重庆有哪些关于「老城门」的民谣?背后有哪些历史典故?

民谣《重庆歌》记录城门如下:

朝天门,大码头,迎官接圣。翠微门,挂彩缎,五色鲜明。

千厮门,花包子,白雪如银。洪崖门,广船开,杀鸡敬神。

临江门,粪码头,肥田有本。太安门,太平仓,积谷利民。

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金汤门,木棺材,大小齐整。

南纪门,菜蓝子,涌出涌进。凤凰门,川道拐,牛羊成群。

储奇门,药材帮,医治百病。金紫门,恰对着,镇台衙门。

太平门,老鼓楼,时辰报准。人和门,火炮响,总爷出巡。

定远门,较场坝,舞刀弄棍。福兴门,溜跑马,快如腾云。

东水门,有一个四方古,正对着,真武山,鲤鱼跳龙门。

古渝雄关朝天门

重庆古城,三千年历史,自秦代张仪首次筑城,先后经过四次筑城,最后一次是在明洪武四年(1371年),重庆卫指挥史戴鼎筑有象征“九宫八卦”九开八闭十七道城门,蔚为壮观。其间650年来,重庆城又多次的修复、变迁,如今仅存通远门、东水门和人和门、太平门、南纪门遗址五座城门,其他城门静静地躺在历史的长河中,待挖掘,待发现。

话说明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坐上龙椅已四年的大明皇帝朱元璋,上得朝来,猛然想起在巴蜀之区至今仍为明玉珍之子明昇割据,心绪难平,怒气难消,于是他下决心,出兵讨伐,一路由征虏前将军傅友德领步骑从秦陇入川;一路派征西将军汤和率水师攻打重庆。是年六月,汤和水师,越险穿峡,兵临城下,大夏皇帝明昇四面楚歌,成了笼中囚物,他见大势已去,只好奉表投降。

公元1371年夏,明玉珍的大夏王朝灰飞烟灭。正是这年夏秋之交,明重庆府指挥使戴鼎在南宋彭大雅土城旧址之上,大兴土木,垒石筑城,一座周环连绵近八公里(城墙总长7722米)、有十七道城门的石头城在长江、嘉陵江环抱下,巍然屹立,拔地而起。也正是此年,“朝天门”雄关横空出世,俯瞰两江。据记载,南宋(1127年—1279年)偏安临安,时有朝廷钦差自长江从该城门传来圣旨,“朝天门”由此而得名。

一道城门,取名“朝天”,迎官接圣,有其深意。长江、嘉陵交汇于此,滚滚东下,直面明帝都(今南京)奔去,名曰“朝天”,寓意“面朝真龙天子”,恭顺天朝,归奉朝廷。这里是迎天官、接圣旨的特定场所,称朝天门为典型的官场,准确而形象。

横空出世,说来并非溢美。江浪滔滔,逼空而尽,城门高耸,巍峨壮观,依山为垒,邈在天际,气势磅礴的朝天门,曾令多少骚人墨客禁不住引吭高歌。“渝城雄势古无两,双江会拥孤城上”。清康熙进士巴县乡贤龙为霖写诗抒怀,大加颂扬,赞叹不已。清同治年间的江西人宋家蒸初见朝天门,万千感慨,浮悬心头:“天生巨石作金城,烟火楼台十里横。守国从来资议险,人和地利试权衡”。讲地利天险,更讲社会人和,宋家蒸的诗,颇有些真知灼见。

▲朝天门老照片

地处两江汇流处的朝天门,由大城门、瓮城、三门洞组成。瓮城,是大城门之外用来遮护主城门便于防守而建的小城,“朝天门”关名就刻在瓮城门楣上。穿过瓮城,爬一段石梯坎,方才到了大城门,大城门是主城门,门楣上还有“古渝雄关”四个大字。穿越大城门,过了三重门洞,抵达接圣街,那才算是入了朝天门、进了重庆城。有趣的是,朝天门的瓮城门北向朝着嘉陵江,大城门不朝渝水,而是正对面向着长江。

明重庆府指挥史戴鼎刻意修筑的朝天门,为的是取悦朱家皇帝,这里自古即为西南地区的水上门户交通要津。明清两朝西南的土特产,以此为中转港,由是而东运出峡,直达九州。川省第一水码头、巴蜀水路第一大商场——朝天门,因之而名扬天下。

再用历史的眼光回眸审视,一些零碎的残章片段,给人印象深刻。战国末期,司马错率秦兵十万伐楚以此为起点。三国时,张飞大战严颜于斯地。1646年冬,大西军以数千人击溃曾英的十万明兵,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杰作,正是发生在朝天门。

朝天门是大官场、大码头、大商场、大战场,曾几何时,这儿又成为了处决人犯的大刑场。“脸朝河对门,二世为好人。叫你做生意,你要去抢人。”据传,这古老的歌谣,正是刽子手挥刀落下之前,嘶裂长啸的歌谣!1891年,重庆开埠,门户洞开,英轮英舰,闯入川江,横冲直撞,雄踞两江的朝天门,终于在洋人的坚船利炮威慑下,因此而受侮蒙羞。

1927年,重庆第一任市长潘文华主持市政兴建码头,古渝雄关朝天门被拆了,至此朝天门隐入历史。而今,古老的朝天门,昔日的大官场,改天换地,成了老百姓休闲观景的大广场。莱福士扬帆启航,滚滚东去。

耳畔回响着两江波涛,眼前浮动着悠远足音。蓦地,想起唐刘禹锡那首诗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朝天门,大码头,迎官接圣。”午夜梦回,忽听得歌谣响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