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如何兼顾保护与游览?

来源:www.shenzhenu.com   时间:2022-09-16 22:34   点击:266  编辑:刘锦   手机版

我觉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本身就是为了考古遗址的保护和游览双重目的。只是怎样能真正能做好确实是值得探讨。

曾经参观过一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比如北京的圆明园考古遗址公园,河南的殷墟考古遗址公园,四川的三星堆考古遗址公园,陕西的秦始皇陵考古遗址公园和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还有即将成为考古遗址公园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山西曲沃的晋国诸侯墓地考古遗址。也参观过国外的比如土耳其的以弗所遗址。今年浙江良渚考古遗址的申遗成功更是把考古遗址公园引入大家的视野。

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本身满足了普通大众能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重大考古发现的需求。但是大部分考古遗址在考古发掘完成之后都进行了回填,普通大众来到考古遗址其实除了“到此一游”可能很难有很刻骨铭心的体验。所以许多考古遗址公园还是配合一些配套设施来展现其内涵。比如殷墟,三星堆遗址,晋国诸侯墓地遗址等都配建了设施完善博物馆,有专业的讲解,游客事实上通过博物馆的实物展示能够对遗址出土的文物有一定的了解,带着这样的了解参观遗址也许会有更直观的体验,同时也实现了对文物的保护。

晋国诸侯墓地车马坑

还有一种方式,就像是西安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可能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如今的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已经被西安的闹市所包围,尽管遗址公园规模庞大,但是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更像一座街心公园,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但是不得不说,尽管公园警示自行车不得入内,但是还是有许多孩子在里面练习骑车,不知道会不会对遗址造成破坏。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应该能够给像太原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洛阳古城考古遗址这样同样身处闹市的一些考古遗址以借鉴。但是个人觉得大明宫考古遗址真的观赏性是不强的,规模庞大的园区需要走短腿不说,真正能够看到的其实不过是一些城墙的基址,笔者特地跑到玄武门的基址处拍照一张,追念一下李世民的壮举,算是到此一游。

大明宫遗址玄武门

觉得观感不错的应该是圆明园,圆明园遗址保留了断垣残壁,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世人不忘八国联军的罪恶。土耳其的以弗古城很有意思,以弗所曾经是古罗马最大的城市之一,据说耶稣的母亲就是在这里安度晚年。以弗所在发掘之后,利用断垣残壁对古城作了初步的恢复,比如现在能够看到以弗所街道两旁的浴室,图书馆,公共厕所,大剧院,都是不完整的,但是人们已经能够初步感受到罗马古城曾经的风貌,走进去历史感扑面而来,似乎就能体验古罗马人的生活方式。当然这与罗马建筑的材质有关。中国古城土木建筑,除了基座,瓦片和一些石雕大部分都已经灰飞烟灭了。

土耳其以弗所古城图书馆

山西襄汾陶寺考古遗址很有意思,陶寺遗址发现了距今四千年前的文明,一定迹象表明这里就是传说尧帝生活的地方。陶寺发现了一座中国最早的观象台基址,考古学家在遗址回填后再原址上复建了一座古观象台,这座观象台的由13个柱子构成,形成的12个缝隙,全年恰好有24天太阳从缝隙里升起,与现在的24节气不谋而合。古人就是借助这样的观象台来指导四时农桑的,透过这座观象台我们似乎看到了中华文明第一缕曙光升起的地方。既能让普罗大众近距离体验神秘的考古发现,又能保护这些遗址,也许这就是修建考古遗址公园的价值所在。

清明节气的陶寺观象台,古观象台的清明节气比现在的早三天左右,现在襄汾当地人清明节也比其他地方早三天,真是“巧合“

科学推进

大型遗址是我国不可移动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2005年,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共同编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正式启动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2009年,在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国家文物局提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概念,印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并于2010年评定首批12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具有历史文化意义及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是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中国国情民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创新。截至2018年8月,国家文物局已评定公布20个省(区、市)36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面积达61万公顷;另有24个省(区、市)67处考古遗址公园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对此,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表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意义重大、效果显著,有助于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极大地激发了各地政府开展考古和文物保护等各项事业的积极性。

在中国旅游研究院韩元军博士看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对于文物保护利用具有示范带动作用,有利于更好发挥文物的公共服务效能,有利于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样本,有利于更好传播中华文化。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是国家遗址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活化利用文物保护成果的重要途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席建超说。

创新探索

2018年10月,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报告》对部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进行评估,评估时段为2014年至2016年。报告显示,公园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在文物保护、展示利用、公共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洛河沿岸、东西不足50公里的范围内,坐落着7处大型古代文化遗址。其中,隋唐洛阳城和汉魏洛阳故城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偃师商城和二里头遗址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局相关人士介绍,近年来,洛阳坚持保护第一,推进环境整治;加强机构建设,引导社会参与;创新展示模式,挖掘文化内涵,取得了积极成果。

“随着全市各个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逐步完善,以其为核心的都城遗址游成为新的城市名片,推动全市旅游产业不断发展。”洛阳市文物局相关人士表示,洛阳将不断创新展示方式,凸显历史建筑特点,使遗址内涵更加生动和直观;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以影视动画、遗址展示、现场演艺、文物陈列、模拟体验等多种形式,提升和强化遗址观瞻效果和吸引力;丰富展陈内容,拓宽营销渠道,让沉睡千年的遗址真正“活”起来。

坐落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山脚下的西夏陵是西夏历代的陵墓群,于2017年12月被列为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银川西夏陵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宽宁介绍,近年来,该园兼顾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借助3D、4D影院将西夏故事通过影视制作方式直观呈现给参观者;策划建设西夏文化体验项目,如西夏文木活字印刷体验馆、三号帝王陵至双陵骑行线路等。公园还围绕西夏历史文化自主设计开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

“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宁夏老牌历史文化景区,下一步将突破单一观光型景区的发展模式,创新思路,丰富游客体验;加强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完善,提升服务,积极申遗并申报5A级景区;深挖景区秋冬季旅游资源优势,改变半年闲的接待状况;重塑西夏陵对外形象宣传,大力加强‘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对外形象包装宣传。”赵宽宁说。

融合发展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创了大型遗址保护利用的新模式,丰富了我国文物保护管理体系和国际考古遗址保护理论体系。

王巍提醒,保护好文物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前提,决不能让旅游开发损害了文物,必须把握好度,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相信随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进一步践行文旅融合,可以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和旅游美好生活需要。”

在席建超看来,首先要从理念源头融合开始,在遗址公园规划设计阶段,在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展览线路组织、展品展示方式等方面充分考虑文旅融合需求;在建设运营阶段,充分考虑文旅产业市场化运作规律,特别是宣传营销、标准化服务等方面要求。

韩元军认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文旅融合中要做到三点,一是把握旅游产业规律,服务大众需求,注重沉浸式体验和产品开发;二是加强文物保护与旅游、科技等产业以及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三是加强市场化开发,引入市场力量,推动文化开发和利用的自我造血式综合发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