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大运河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是什么?

来源:www.shenzhenu.com   时间:2022-08-28 07:24   点击:288  编辑:喻育   手机版

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在空间上,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联结了五大水系。作为一条人工开凿的长河,全长近3200公里,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其中一部分至今仍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中国大运河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运河记录了中国历史文化写不尽的厚重、壮美和辉煌,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当前正在打造的大运河文化带有着很重要的历史和现实,加强保护传承利用,坚定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将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重要支撑。

大运河时空跨度长,地域面积广,遗产类别多,文化价值高,历史与现实相互交融,蕴含着深厚的精神内涵,承载着丰富的时代价值。当前应该加强大运河所承载的丰厚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和阐释,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推动大运河文化与时代元素相结合,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将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大运河自古以来就是全国各民族各地区交融互动的关键纽带,也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沿地带,对国内外文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强化大运河精神内涵,挖掘和弘扬时代价值,深化国际交流互鉴,再现大运河包容开放天然属性,将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供重要平台。大运河是贯通南北的文化长廊,也是联系不同区域的重要经济动脉和生态廊道,拥有极为丰富的文化、生态、航运资源。

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紧密结合国家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统筹大运河相关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推进文化旅游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以文化为引领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地社会和谐繁荣,将为新时代区域创新融合协调发展提供示范样板。近年国家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非常重视。2019年2月专门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从国家战略层面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

大运河是指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全长1797千米,公元前486年开始建造。春秋末期,吴国为北伐齐国争霸中原,在江苏扬州附近开凿了一条引长江水入淮的运河(称邗沟),以后在这基础上不断向北向南发展、延长,尤其经隋朝二次大规模的扩展和整治,基本上完成了今日京杭运河的规模。

大运河文化的内涵有历史、地理两方面的的容:

从历史方面讲,大运河的许多河段是利用原来的天然河流和湖泊,部分河段是人工开挖的,运河水流主要从沟通的天然河道中得到补给。到隋炀帝(杨广)时,据称隋炀帝为了到扬州看琼花,也为了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

从地理方面讲,大运河目前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杭州(浙江省杭州市),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和浙江等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河南、江苏和浙江。

大运河文化的价值非常大。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大运河和万里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河显示了中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域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地位身份的象征。

大运河是中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肩负着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也有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京杭大运河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经济很发达。京杭运河苏南、苏北全线畅通,为江苏及华东地区提供了一条南北水上快速交通大动脉。从而加强了南北交通和交流;加强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文化得到交融,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相融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